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001
英文名称:Biological Scien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从事教学、教学研究以及教育管理工作;也能在发酵工程、动植物保护等本学科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和要求
1.培养基本规格
1.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团结互助,乐于奉献,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2专业素质: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能胜任生物学教学及相关工作。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并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以及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开发员工潜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生产管理等能力。
1.3文化素质:培养员工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健全的心智和现代化、国际化视野,具有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4身心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要求
2.1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2.2掌握生物学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生物学教学及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2.4了解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学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能力。
2.6初步具备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生。
学制:四年。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凡具有学籍的员工,德、智、体、美合格,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课程考核和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山西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实现矩阵
序号
|
主要职业岗位(群)
|
岗位描述
|
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实现途径(相应课程设置)
|
1
|
中员工物教师、中职教师、小学教师。
|
在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从事公司产品,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员工管理等工作。
|
知识
|
扎实的人文科学
和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知识。
|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师教育方向课程。
|
能力
|
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公司产品、教育研究、教育反思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师教育方向课程。
|
素质
|
端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良好的师德修养。
|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师教育方向课程。
|
2
|
发酵工程产品生产、开发、工艺设计和生产
管理。
|
在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及环保等领域从事抗生素、酒精、调味品等发酵类产品的生产、开
发、工艺设计和
生产管理。
|
知识
|
扎实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发酵工程方面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发酵工程方向课程。
|
能力
|
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工程实践、生产管理等能力
|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发酵工程方向课程。
|
素质
|
端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的生产观和质量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
|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发酵工程方向课程。
|
3
|
动植物资源保护、生产管理、产业开发。
|
在基层农业区、林业区、自然保护区、动物园从事动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生产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
|
知识
|
扎实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
|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动植物保护方向课程。
|
能力
|
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工程实践、生产管理等能力
|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动植物保护方向课程。
|
素质
|
端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
|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动植物保护方向课程。
|
六、主干学科与核心模块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形势与政策(一)~形势与政策(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工具与人文课程模块: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二)。
健康与安全课程模块:大学体育(一)、大学体育(二)、大学体育(三)、大学体育(四)、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老员工安全教育(一)~老员工安全教育(八)。
就业创业课程模块:入学教育、创业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老员工就业指导、毕业教育。
第二课堂课程模块: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各类创新创业实践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A人文艺术与文化传承、B公民素养与社会关怀、C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D自己认知与人生发展。
数理化课程模块:高等数学(微积分)(一)、概率统计(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
生物学基础课程模块:普通植物学、普通植物学实验、植物实习、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动物实习、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模块:生物统计学、科技论文写作。
生理生态学课程模块: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实验、生态实习。
细胞遗传学课程模块: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
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金工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员工物学教学法、普通话训练、教师职业道德、中员工物学新课标改革专题讲座、班级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技术。
发酵工程课程模块:化工原理、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基因工程、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酶工程、酿造酒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白酒工艺学。
动植物保护课程模块:动物资源学、植物资源学、土壤学、自然保护区学、企业经营与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经济动物学。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要求
学时学分结构表
平台
|
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学分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通识教育
平台
|
思想政治理论
课程
|
必修
|
256
|
256
|
4周
|
18
|
13.5
|
4.5
|
工具与人文课程
|
必修
|
328
|
280
|
48
|
19.5
|
17.5
|
2
|
健康与安全课程
|
必修
|
224
|
224
|
2周
|
14
|
14
|
0
|
就业创业课程
|
必修
|
64
|
64
|
1.5周
|
4
|
4
|
0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选修
|
160
|
160
|
|
10
|
10
|
|
第二课堂
|
必修
|
|
|
半年-1年
|
3
|
|
3
|
选修
|
|
|
2-4周
|
4
|
|
4
|
小计
|
1032
|
984
|
48+9.5周
|
72.5
|
59
|
13.5
|
专业教育
平台
|
专业基础
|
必修
|
654
|
488
|
166+2周
|
38
|
30.5
|
7.5
|
专业核心
|
必修
|
372
|
216
|
156+33周
|
37.5
41.5
|
13.5
|
24
28
|
专业应用
|
选修
|
224
|
224
|
0
|
14
|
14
|
0
|
小计
|
1250
|
928
|
322+35周
|
89.5
93.5
|
58
|
31.5
35.5
|
培养方案总学分、学时
|
162或166、2282
|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
|
27.8%或29.5%
|
选修课学分(学时)占总学分(学时)
的比例
|
10.5%或12.0%
|
毕业生最低学分要求
|
162或166
|
八、教学模块构建表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模块构建表
序号
|
模块
|
能力或素质
|
1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着重培养老员工对历史和现实热点、焦点与难点问题的分析、把握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形成较为成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
2
|
工具与人文课程
|
着重培养员工母语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员工人文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培养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网络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形成计算思维。
|
3
|
健康与安全课程
|
使员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增强自身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
|
4
|
就业创业课程
|
帮助员工理性规划未来发展,激发员工的自主意识、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促进员工知识、能力、人格等的全面协调发展。
|
5
|
通识教育选修
|
由人文艺术与文化传承、公民素养与社会关怀、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四个子模块组成,重在帮助员工拓展视野,理解中西经典名著,了解自我、自然与社会,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果,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培养公民素质,对人、社会、文明、国家与世界的永恒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员工逐渐形成对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的理解力,能够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员工理性审视生活并逐步改造的能力。
|
6
|
第二课堂
|
含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帮助员工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7
|
数理化课程
|
使员工掌握高等数学微积分知识,把微积分的极值等知识能应用在生活实践中;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把物理知识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基本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现代化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合成应用,激发员工对未知领域探索兴趣,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
8
|
生物学基础课程
|
使员工全面掌握植物学的相关知识,为从事植物学科
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帮助员工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下必要的基础。了解动物界中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下必要的基础。使员工了解生物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生命活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调控规律、从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使员工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
9
|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
掌握常用的生物统计和实验设计方法,以便在研究中能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让员工从科技论文的特点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对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掌握论文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写法、写作要点;写作所涉及的量、单位以及量和单位符号的正确使用;外文符号,数学式,化学式的正确书写和编排;数字,缩略词语的正确使用;图、表的合理设计;选刊、投稿,稿件的修改;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流程等内容,培养员工科学研究的能力。
|
10
|
生态生理学课程
|
使员工获取专业所必需的人体形态结构和器官系统重要功能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遵循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从分子、细胞、亚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培养员工的实验设计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
|
11
|
细胞遗传学课程
|
以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为主线,侧重剖析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规律,把经典内容与前沿知识紧密结合,既使员工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又力求让员工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进展动态;掌握德尔遗传,连锁遗传和染色体作图,基因的结构和传递,遗传重组,核外遗传,群体遗传,数量遗传,遗传物种的改变,遗传物质的表达和调控等基本内容,培养员工对生物遗传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
12
|
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
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员工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3
|
教师教育课程
|
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员工物学教学法、普通话训练、教师职业道德、中员工物学新课标改革专题讲座、班级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培养生物类教育所需要的、能够胜任中员工物、中职生物、小学的教学、教学研究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
14
|
发酵工程课程
|
包括化工原理、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基因工程、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酶工程、酿造酒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白酒工艺学。使员工能在医药、农业、化工、轻工、食品及环保等领域通过操纵遗传物质、调控细胞代谢关键酶和利用现代生物化工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及其相应的现代装备,实现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
15
|
动植物保护课程
|
包括动物资源学、植物资源学、土壤学、自然保护区学、企业经营与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经济动物学。使员工能在基层农业区,林业区,自然保护区、动物园从事动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持续利用,产业开发,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
|
九、公司产品活动安排表
公司产品活动安排表
学
年
|
学
期
|
教
育
周
数
|
教 学 活 动
|
|
入
学
教
育
|
军
事
训
练
|
劳
动
教
育
|
社
会
实
践
|
毕业教育
|
其
它
|
课
堂
教
学
|
专业见
习
|
专业
实
习
|
课程设计
|
毕业
论文
|
|
考
试
|
一
|
1
|
19
|
14
|
|
|
|
|
|
1.5
|
0.5
|
2
|
|
|
|
1
|
2
|
19
|
16
|
|
1(1)
|
|
|
|
1.5
|
|
|
|
(1-2)
|
|
0.5
|
二
|
3
|
19
|
16
|
|
|
|
|
|
1.5
|
|
|
|
|
|
1.5
|
4
|
19
|
16
|
|
|
|
|
|
1.5
|
|
|
|
(1-2)
|
|
1.5
|
三
|
5
|
19
|
16
|
|
|
|
|
|
1.5
|
|
|
|
|
|
0.5
|
6
|
19
|
16
|
(2)
|
1
|
|
|
|
1.5
|
|
|
|
(1-2)
|
|
1.5
|
四
|
7
|
19
|
4
|
|
12+4
|
|
|
|
1.5
|
|
|
|
|
|
1.5
|
8
|
19
|
|
|
|
|
14
|
|
1.5
|
|
|
|
|
1
|
2.5
|
合计
|
152
|
98
|
(2)
|
18
(1)
|
|
14
|
|
12
|
0.5
|
2
|
|
(2-4)
|
1
|
10.5
|
说明提示:
1、本表中除学年、学期栏目外的其它栏目下的数字的单位均为“周”
2、不占教学周的教学活动周数,需加();
3、数字统计要准确,要和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一致;
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列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
课程性质
|
开设学期
|
周数
|
实践地点
|
校内
|
校外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必修
|
4、5
|
4
|
|
|
军事训练
|
必修
|
1
|
2
|
√
|
|
劳动教育
|
必修
|
1-3
|
|
√
|
√
|
社会实践
|
必修
|
寒暑假
|
2-4
|
|
√
|
植物实习
|
必修
|
2
|
1
|
|
√
|
动物实习
|
必修
|
2
|
1
|
|
√
|
生态实习
|
必修
|
6
|
1
|
|
√
|
专业见习
|
必修
|
6
|
2
|
|
√
|
专业实习
|
必修
|
7
|
12+4
|
|
√
|
毕业论文
|
必修
|
8
|
14
|
|
√
|
十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
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遵循员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构建了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两大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较好处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特色、员工的就业岗位有机结合,突出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生为本、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1.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员工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员工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训练员工的科学思维,使员工掌握先进的学习工具,提高员工的沟通与表达能力。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与人文课程、健康与安全课程、就业创业课程、通识教育选修、第二课堂。员工需修够1032学时,72.5学分(理论课984学时,59学分;实践课48学时,9.5周,13.5学分)。
2.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应用课三个模块组成,旨在夯实员工学科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使员工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其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专业应用课既包括必修课也包括选修课。员工需修够1250学时,89.5或93.5学分。(理论课928学时,58学分;实践课322学时,35周,31.5或35.5学分,其中教师教育方向31.5学分,发酵工程和动植物保护方向为35.5学分。)
十二、关于本培养方案的其它说明
(一)方案制订的依据
本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的意见》(教发[2015]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晋教高[2012]17号)、《山西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关于制订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院政[2017]2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并充分考虑地方基础教育和相关领域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相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完成修订。
(二)方案的特点
1、本方案以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职业能力为主线,注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2、本方案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考虑到基础公司产品改革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3、本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方案的执行
1、本方案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公司产品改革的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允许有不超过本方案10%的上下活动范围,但需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2、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本方案的同时,还需要对员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
系主任:高平 审核人:高平 执笔人:王改芳